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2章 信用货币 (第3/5页)
各类船只,若干年后,当它们在整个东亚流通使用时,又被人们称为“金船钱”、“银船钱”和“铜船钱”。 面值一元的铜币,重量就是半两了,材质为青铜,自然被老百姓俗称为“青铜钱”,图案是带炮架轮子的野战三斤炮。 一角的面值的,就是拿不易锈蚀的锰钢制造,重二钱。图案是架大水车,因为钱币小了,线条印得比较粗略,乍一看像个车轮子,因此被称作“轮钱”。 最小的一分面值,仍然是锰钢质地,重一钱。上面印着炼铁高炉,这玩意在琉球之外见过的人不多,不仅占城、三佛齐等地,就连闽广地区的老百姓都认为是个花瓶,叫它“瓶钱”。 考虑这种制作精良的钱币很有可能取代大宋制钱,成为整个东亚流通的国际货币,那么,宣示国威、炫耀国力就成为附带的功能,因此钱币上的图案,全采用汉国最新、最骄傲的技术成就。 这样做的效果很不错,甚至超出了楚风的预期。高丽、日本、天竺等地的商民百姓,看到金币上火炮齐发打得山石崩碎、铜币上大船打死鲸鱼的画面,都以为是中国的神话故事,当某天他们亲眼看到汉人驾着这样的船舶时,那种惊惧、敬畏的情形,简直要用五体投地来形容。 不过,关于币值并不是没有争论的。前些天为了铸钱的钱息问题,张广甫还发表了不同意见:“以下官愚见,大宋拿纸发行会子,一文不花就是无数的钱,我汉国府库充盈,何不发行会子,所获钱息比现在大上十倍百倍。” 楚风笑笑,示意赵筠回答。新任的民政部长,清清嗓子道:“我汉国之民不到七万,若钱币仅能通行国内,铸钱一多,必然造成钱贱物贵,只有让钱币通行海外,才能流通经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