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风云录_第361章 济济一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1章 济济一堂 (第2/4页)

无敌!当然也不会有人班门弄斧,自取其辱。

    若是差别对战,那是嫉贤妒能,打压后辈。也只有用青年组,广发英雄帖。

    道门前期最弱,中期开始发力。25岁理所当然是筑基,属于众多门派不保护的那一类。

    青荷叶论道,却不仅限于道门。

    所谓“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道门清净无为,三教之中却是有教无类。青荷叶论道,取三教一家之意,青年才俊济济一堂。

    这当然是道统山的阳谋。

    如今道门沉寂太久了。风云山丹药的崛起,魔门日益壮大,渗入康朝高层,就连李唐对佛门暧昧不清。论道一决胜负,证明道门圣地的存在,只凭他们雄厚的实力。

    让人无法拒绝的是道。若是不参与论道,意味着宗门本身被否定。

    诸子百家成立的初衷,源于对道的坚持和阐述。

    不只是道门有道,佛门之中也有无上大道,儒门有对仁义的坚持,墨门对“兼爱非攻”的向往。

    没有宗门承受的住在教义方面被质疑。

    一经宣传,抛弃了道的门派不再有民众基础,如一汪死水,断了根基;不再有市场,没了枝干;甚至连门下弟子都会被人嘲笑,连叶子都干枯发黄,是没有未来的。

    孔府派人来了,墨门也在此恭候多时。佛子也不敢托大,早早的驾鹤而来。法家、杏林都有人陆续持请帖前来。

    若仅仅是各大门派的精英,持帖前来,也不过数十人,加上道统山前十,凑成四九之数,一一持证检票入场。

    可是另一边青年多达上百。这是因为除了青荷叶,还有人并未持帖前来。如风云山,往常也不过派上一两人,此次不只人数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