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殿_分卷阅读14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4 (第2/4页)

头顶,风里夹着湿气,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从郊外的碧云山通往京城的官道上留有仪仗经过的痕迹。碧云山的山门离京城的南门正正五十里,官道修得笔直平整。鸿嘉朝信奉摩罗神教。碧云山上有一座宝隐寺,寺中供奉着摩罗神的金身。这碧云山是被勘过的风水宝地,虽然是个死角,四周一片荒芜,却也免了俗世喧嚣搅扰摩罗神的安宁。

    宝隐寺在京城里有个别寺,专门收“愿金”的。那些善男信女们即便捐了大把“愿金”也无缘得摩罗神接见,只能把心愿写在买来的笺纸上,放入祈愿炉里烧了,摩罗神就知晓了。如果许愿者是虔诚的信徒,他的心愿就能实现。一张笺纸十两银子,顶个七品官一个月的俸禄。摩罗神自然是普爱信众的,不过神也跟皇帝一样日理万机,就免不了会有人离神近些,见面次数多些,心愿实现得快些。

    碧云山上的宝隐寺是为皇家拓跋氏专设的。这也无可厚非,虽然皇帝也会求长寿、多子这些私事,但多数时候求的都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种福泽天下的公事,算不上是假公济私。不过,宝隐寺有个规矩:此寺专为后宫嫔妃祈愿而用,却也不是哪个嫔妃都有资格来祈愿的。只有与皇帝有血脉相连者方能入内。说白了就是只有生育过的嫔妃才有资格进入宝隐寺,其他人只能待在山门以外。立此规矩者,是鸿嘉朝的第三任皇帝——当今陛下的父皇。据说,这是转述了摩罗神的意愿。至于神为何会有此愿,先皇帝又如何得知,早已无从查问。不过,逢年过节、初一十五,能不能到宝隐寺祈愿,无形中成了后宫女人某种高人一等的身份证明。在这种区别待遇下,所有人都相信到宝隐寺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