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美滋滋_分卷阅读9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5 (第3/4页)

在不同了,撇开一些奢侈品不提,多半日常用品都可以花钱买到手,就是比凭票购买的要贵一些。

    以往是买不到,现在都能买了,为啥不买?

    刚开始,大家伙儿都是这么想的,横竖前些年因为物资紧缺,几乎每家都攒了一笔钱,都毫不犹豫的花钱去买高价品。

    自由市场里刚从地里摘下来的新鲜蔬果,带着余温的鸡蛋鸭蛋,绑着翅膀拼命挣扎的活鸡活鸭,或甜或带着涩味儿的野果子……

    这些东西还算便宜,菜农们也是想赚几个辛苦钱,城里人买的高兴吃的痛快,尤其瞅着自家孩子越发白胖滚圆了,纷纷觉得这个钱花得值当。

    可市面上售卖的东西不单单是这些,尤其是在南方沿海城市的东西陆续通过倒爷的手,流入他们县里时,年轻人都炸锅了。

    色彩鲜亮、款式新颖、面料舒服的成衣成裤、帽子鞋子,最先抢占了年轻姑娘们的心。小伙子们也不甘示弱,毕竟他们也有一颗追求美的心。早些年满目都是蓝灰黑三色的料子,连想买块稍微喜庆点儿的料子都得走门路、托关系。现在一下子闯入了那么多绚丽颜色,还不需要任何票证,花钱就能到手,哪里还忍得住?

    有钱的,买成衣成裤。没钱的,买成匹的料子。

    被抑制了多年的购买欲,在一下子爆发后,直接导致市场瞬间火热起来。有些较为传统的老年人还不太适应,可疼爱孩子却是国人的通病,即便在自己身上再怎么舍不得吃穿,却愿意为孩子们花费大量的钱财。

    在这种势头下,钱成了个绝无仅有的好东西。

    “mama,我想要买花头绳,我们班上的女同学人人都有,就我没有。买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