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弓如霹雳弦惊 (第1/6页)
匈奴人试射的箭,一支都没飞到烽燧顶上,最远也只插到长城墙垣处。 这是显然的,虽然同样磅数,弓箭若是抛射的话距离比弩机平射远,但烽燧高达四丈,8米的高度,想要将箭射上来,起码要靠近到六七十步内仰射才行。 距离匈奴人装备马镫尚有数百年,弓手骑在动来动去的马上不好发力,匈奴人试射一轮发现挨不到烽燧后,选择下马靠近步射。 在他们抵达射程前,居高临下的烽燧反而是有优势的。 但优势,也仅存在于赵胡儿一个人。 “别急着放弩,要等匈奴人挨近了再射。” 赵胡儿在烽燧待了这么多年,如何应对匈奴犯塞经验十足,他让任弘和韩敢当别急着射弩,自己则站起身来,拉开了弓。 任弘知道,赵胡儿每把弓都是他自己制的,用的材料与汉军制式角弓不太一样,以顽羊角、鱼胶、榆木制作,在弓的外部使用了桦树皮进行包裹,桦树皮富含丰富的油脂,对弓可以进行防潮保护。 赵胡儿每年秋天都会制一把弓,费时一年,次年冬天带出狩猎,并不为了得到太多的猎物,而是为了检验弓能不能经得起酷寒的考验,若是开裂,那就是把废弓。 经过多年制作、淘汰、改良,现在赵胡儿身边一般只带两把弓——一把长梢、一把短梢。 汉弓一般是短梢弓,拉感偏硬,箭速相对快,而西域、匈奴常用的是长梢弓,拉感柔顺,箭速也相对比较慢,但射程远些。 “想要远射以长梢弓,若是敌人近塞,就得换成短梢弓了。” 除了弓外,风向如何,什么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