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丝路 (第6/7页)
大宛,已在葱岭以西,后世的吉尔吉斯、乌兹别克一带。 说到这,任弘问夏丁卯道:“夏翁可知,大宛国什么最有名。” 这个夏丁卯倒是清楚:“自然是汗血马!” 任弘拊掌:“没错,就是天马!” 这时候,他们已绕到了悬泉置的西南边。 坐拥15乘车,40多匹牛马的悬泉置厩,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牲畜粪便,味道感人,熏到来往使节官吏可不妥。 所以马厩设在坞院南墙之外,一来是靠近放牧的绿洲,二来是让呼啸的风,将气味带走些。 此时,一个风尘仆仆的驿卒刚从西边抵达悬泉置,厩吏将他迎入置所,其他人则负责为马喂水食豆,若是那驿卒赶得急,还要为其更换一匹新马。 任弘踮起脚就能看见,厩中的马匹,肩高一般是七尺,放在中原,这已经是出类拔萃的“河西马”了。 但大宛天马的高度,可是能在八尺以上的! 《相马经》上说:六尺以上为马,七尺以上为騋(lái),至于八尺以上? “为龙!” 半个世纪前,为了这中原少见的马种,汉朝甚至两度征讨大宛! 尽管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被这场远征弄得疲倦不堪。 尽管汉朝最终仅得惨胜,活着回到敦煌的人,只剩十分二三。 但这场战争,收获的可不止是几千匹大宛马,更让整个西域见识到了汉朝的强大,绿洲城邦无不威服。 汉武帝也十分高兴,在天马入朝时,亲自提笔作了一首《西极天马歌》,为了这大大的祥瑞,特地改元为“天汉”! 所以天马对汉朝而言,是有特殊政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