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三章 启程回京 (第3/4页)
纪纲也要重新穿上那身四兽麒麟服,真是可喜可贺。”说罢将一杯酒递给汤宗。 汤宗回头看了看他,又低头看了眼递过来的酒杯,伸手接过,没有说一句话。 两人碰杯,一饮而尽! 纪纲观察汤宗,“汤大人虽立此奇功,但眉宇间尚有愁容,纪某知你所虑之事,汤大人放心,之前我就曾说过,皇上面前,我自与你说话,保你无事。” 汤宗笑笑,“那就多谢纪千户了。” 也许是看透了汤宗心中所虑,纪纲悠悠道,“汤大人,你们读书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话听着不错,但我纪纲可不敢苟同,养养身子、管管妻妾子孙自是没有问题,但治国平天下与你们何干,这天下是皇上的天下,何用你们治理?若让你们平了天下岂不是造反?” 汤宗看他一眼,对于他这般歪解圣人之言都懒得解释。 只听纪纲又道,“我纪纲只信死道友不死贫道,人都死了,莫要说治国平天下,就是修身齐家都做不到,汤大人,经此一事,咱们怎么也算有了交情,你人不错,还很有能耐,但是有些事情也需看开,周洪宗死了,黄淮被贬,唯有郑赐那老头事事办糟,却还能稳坐朝堂,其中的道理我想汤大人比我懂。” 汤宗自然是懂,周洪宗、黄淮、郑赐,这是清一色的二十九jianian臣,周洪宗“参与”谋反,死了,黄淮想的太多,贬了,只有郑赐一心求存,与陈瑛等人吭行一气,才未遭到打压,继续稳坐他的刑部尚书。 当然,纪纲这样说,要说是提点汤宗,可能有那么些个意思,但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深知汤宗秉性,怕他回京之后又整出幺蛾子,是以告诉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