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 漕运之事 (第5/5页)
他感慨道,“百万石漕粮可不是小数目,我接到圣旨之后,不敢怠慢,立刻调兵,就近从淮安府青龙仓运粮二十万石,以解燃眉之急,从杭州府平陈仓、晋龙仓、云中仓三大官仓调粮八十万石,分批运往顺天府通州仓,不过至五月,还有二十万石不曾发出。” 汤宗一惊,“陈大人是说至五月,杭州府还有二十万石漕粮不曾出发?” 陈瑄点头,“不错,不过这里杭州府也有困难,当时新粮未下,杭州三大官仓粮食余量不足,无法凑齐八十万石,还有二十万石的缺口,而淮安官仓之粮还要供于京师,无论如何不能动,于是四月时,户部上禀皇上,言说入仓和在运,陆续发往北京行在的漕粮已有八十万石,其余的二十万石并不急迫,希望延期起运剩余漕粮,皇上下旨让浙江布政使司民间收粮,补足缺口,要求他们必须在五月二十之前起运剩余的二十万石漕粮。” 在漕粮运输上,太祖朱元璋时期,运粮几乎都是民间粮长负责,但永乐时期,粮长制和漕军制并行,发往京师应天府水路通畅,多为粮长,发往北方顺天府,水路阻隔较多,费时费力,多为专门的漕军。 而在征粮的形势上,地方布政使负责带领各地粮长征收税粮,但税粮入仓之后就归户部直管了,而运粮则是漕运衙门的事情。 所以户部直管的官仓缺粮,就上奏朝廷,而要征粮,皇帝就给布政使下旨。寂海沉舟的永乐大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