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79、戛纳 (第2/4页)
。 老戴则从近十年前就开始征战三大电影节,还拿过一次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奖项——两三次的最佳导演提名,真要拿奖,机会比谢冠辉起码多百分之五十! 而他是百分之百不可能获奖。 这对于谢冠辉而言,没有什么不好接受的,行业现实。 “老戴你别拒绝,这部电影我虽然也耗费心血,但整部电影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后期制作你耗费的心血,是我的数倍,为什么要执着那一点不该执着的?你当初就是被‘聘请’成为电影《治愈》导演的,最重要的是,你不署名,咱们可能就只能换一个竞赛单元了!” 比如一种关注单元。 为什么这么说,这就跟第二件事有关了。 就在四月,戛纳主办方公布入围名单之前,《麻雀》剧组就主动撤销了申请。 为什么? 就是因为导演江长栎在国内虽然说也拍了几部电影,但在国际上却仍然是新人。 虽然这个新人很强,在柏林电影节拿下了银熊奖,但影响力仍然还不够。戛纳这个地方,竞争一向激烈,不只是华语片竞赛激烈,全球大批优秀电影将涌入戛纳。 这不是柏林电影节能够比拟的。 最重要的是,戛纳跟其他影展不大一样,它在选择竞赛单元时,会优先考虑导演资历,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声誉跟地位,进行选取。 而华夏他所知晓的,就有两部竞争极强的电影,一个是庄和的《金陵祭》,另一部是戴承弼的《治愈》,庄和就不说了,连戴承弼都是国际影展常客,他拿什么竞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