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7、敲定 (第6/7页)
,如果不是将那一票的“投资份额”扔出去,没有那几方帮着归拢拓宽院线,那两部电影票房必然要大打折扣,这是没办法的。 这一回,已经是破天荒了。 面对这样一份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他妥协了大部分,只剩下最后的拍摄主导权! 也就是说,虽然夏郁工作室一方占股最多,但在剧组关于拍摄,他仍然是说一不二,戴承弼跟他联合执导、只有建议权!对于这个,陶棠这边自然是不置可否—— 相比于“利益”,戴承弼那点个人的不快、完全可以忽略。 至于投资这一块,仍然不变,因为原本的六千万已经是数次协商后最奢侈的策划案了。 陶棠这边也是没想到,僵持三天最后庄和出手联系了长城影视方,至于长城影视出具这个院线合同,陶棠并不会觉得长城影视方会亏,他既然来了,就说明审核并通过了股东大会—— 再说了,除了投资占股的百分之十,发行方还能单独作用百分之八点三这样的总票房,亏什么?可以说,除了徐蔚的《剑客》,这几年能够有这样大阵容的电影,也就《金陵祭》,除了不是庄和指导,“赵锦鸿”一旦进组,某种层面上,《治愈》还略微压了一头的! 签订合同的第二天,戴承弼虽然跟夏郁吐槽了,但到底也认了。 毕竟他是拿了三百万的片酬的,“再者说了,这部电影倒腾到现在,从‘小制作’直接抬升到了顶级制作,我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多沾沾光呢!”戴承弼虽然拍戏的时候有点轴,但私底下,尤其是这种多方竞争的项目合作上,他是很拎得清的! 而因为《治愈》旧本早有备案,新剧本更替也就是重新审核过个流程; 如果单是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