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红,从正确使用黑料开始_爆红,从正确使用黑料开始 第7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爆红,从正确使用黑料开始 第71节 (第5/8页)

巧有什么怨念,编导编导,哪个导演要是真的对编剧常识没一点了解的话,他也就不用混了,回家卖红薯去得了。

    他完全理解故事需要绕着主角转这一重要原则,也完全接受一部以演员为主角的电影里没人在乎导演的脑子里和演员无关的那部分内容,但看到李寒香的剧本中,这个连个配角都算不上的导演没有流于工具人时,他还是不禁深受感动。

    他在说这个角色“没有流于工具人”时,并不是说这个角色有被塑造成讨喜模样或者有多少戏份的意思,而是指的时他是独立于主角思想体系而存在的人。

    演员在演戏的时候,关心的是怎么把自己的角色尽可能演好,尽可能演活,热爱自己工作的演员会不停挖掘角色内心,然后一层一层表现出来,这是属于演员的思维体系。

    在观众看来,这个是好演员的标准,他们喜欢这些有追求的敬业演员,他们会吹捧那些对角色理解无比深刻,对角色感情极深,愿意花大把大把时间去给角色写小传去思考这个角色表面后隐藏的故事的演员。

    所以,在一部以演员为主角的电影剧本中,这条原则实际上就会成为所有人的“道德标准”,能发掘角色内心的人就是“好”,不让人发掘角色内心的就是“坏”。

    但这其实是出于方便观众理解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的剧集拍摄中,其实并不需要所有演员都去发掘他们所分配到的角色内心。

    导演的思考方式和演员是很不一样的,对导演来说,他们心目中自有轻重缓急,哪些角色需要深度,哪些角色压根就不该有深度,他们心中都有一杆称在。

    不该有深度的角色如果被演出了“深度”,真的不会让电影或剧集更好,大多数情况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