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爆红,从正确使用黑料开始 第104节 (第8/9页)
歧视我算了呢! 是的,甚至如果是故意搞歧视的电影没准都还不会让人有如此强烈的吃屎感,它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一种让亚洲人很绷不住的效果——一种“这谁?反正不是我”的效果。 于是接下来,不管是在一些亚裔圈子内部的报纸上,还是主流报纸上,都出现了类似的呼吁—— “我们需要更多亚裔自己拍摄的关于亚裔的电影” “无论是好是坏,总该由我们自己来展现自己的想法与模样,而不是再一次由白人高高在上地审视与塑造” “我们需要更多来自亚裔的声音” “比歧视更加糟糕的是自以为是的了解!而我们不需要更多这种自以为是的目光了!我们需要的是由我们自己的视角展现的亚洲人!” “……” 《复仇》这部电影其实本身并不算很政治化,因为李平导演自己就不是个很政治化的人,他拍故事就是拍故事,但它的班底,它的选材,它的成功,自然而然地就令它成为了一个政治符号,让许多不关心电影的人也参与到了这场呼吁之中,而德斯特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白捡的助力,他们的公关团队混在其中为《复仇》一起造势。 于是—— 德斯特的宣传机器全力启动后一周,《复仇》票房全美日冠。 首个拿下全美票房冠军的中国导演! ——这是李平导演最近在国内的title。 《复仇》当初只是个小成本的独立电影,所以并没有海外同步发行这种东西,它在美国上映已经两周了,热度和声势堪称席卷全美,但至今为止海外发行权还在扯皮中——当初艾德找上阿尔文的时候,很长心眼地没把海外发行权直接打包送了,所以现在还能扯皮。 但是《复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