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1 (第2/4页)
“嗯。”姜徵点点头,踱步走进屋中:“听说你在京城有些名气了,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语气之中有些担忧姜琬树大招风之意。 “父亲说的是韩学士和皇甫学士前来走访儿子一事?”姜琬给他泡了茶,端上去,道。 谒见文坛前辈的活动,几乎是南朝科举走到最后一项必不可少的,这和唐代有些类似,唐代人叫这种活动为——温卷,“投其所业,逾数日又投。” 说的就是这个了。 君想想当年朱余庆谒见文坛前辈张籍,一首模拟小媳妇见公婆的诗还不是为了探探自己前程如何。 昨夜洞房停画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第64章 哮喘 这首投谒投的巧妙吧, 字面上写的是新娘子上堂见公公婆婆之前, 问自己夫婿:哎, 亲爱的,我的眉毛画的怎样?你妈喜欢我吗? 而他要呈给的,却是主考官张籍, 一眼就能看明白,呈诗人的意思是,哎, 我的文章行不行啊,能不能考中? 绝哉, 妙哉否? 张籍也是个妙人,答了一首——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一曲菱歌抵万金。 答诗之意乃是说一位越地的少女, 新妆打扮, 自知光彩夺目却还在沉吟。其实, 不管齐地的丝织品有多么昂贵, 也比不上她一曲足抵万金的菱歌。 这也是明着告诉朱余庆,凭他过人的才华,登科及第是完全没有疑问的。 次年春闱,由于张籍的推许, 朱余庆果然考中。 南朝的科举在许多地方类唐, 所以投谒一事, 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