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我行之二_第370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0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第4/7页)

为取代“朱明王朝”的江山做准备。从这个共同点上去看,当以第一种说法为是,这从后来清朝统治者始终讳言“女真”和“大金”的名称一事上也可得到佐证。

    其实,“明朝”的国号来自与“明教”,而”“明教”和“佛教”一样,都是“外来宗教”。“明教”是从隋唐时期由“波斯帝国”(伊朗)传入中国,在当时被叫做“摩尼教”。“摩尼教”的前身是“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也是一种世界性宗教,但在古代中国却一直被历朝历代朝廷所打压,于是它就想办法适应本土化才能生存。

    “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乃元朝后期流行的一句“谶语”,而朱元璋为何给自己披上“神话外衣”呢?

    其实,在唐玄奘西域之行后,佛教兴盛,明教就与佛教融合,并定名为“明教”,意思是“弥勒降生,明王出世。”意为明教会有一个王来统治人间。于是,朱元璋就借它来让百姓相信自己就是明王,是上天派来管理民间百姓的。可见,“明”这个“国号”的第一个来源,其实乃朱元璋投奔明教而来,欲与日月同辉。

    “明”字还表示日、月的意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自古就有崇拜日月的习俗。朱元璋招兵时,在招兵大旗上还写过“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这里实际是反元朝,因为元前是宋,他要反元复宋。

    这是朱元璋对“明”这个字的解释,而日、月构成了“明”,况且中华文化中有崇拜日、月的传统,史籍中更是不止多处提到过有祭日、月的记载。

    古代的皇帝们,每年“春分”时要去朝拜“太阳”,“秋分”时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