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0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 (第6/7页)
开始响彻辽东甚至大漠草原,毕竟此时的明军在“火枪”、“铳炮”帮助下,兵分两路从大漠南北扫荡草原。 无论漠南蒙古各部,还是漠北蒙古部落,凡是主动投降明军者一概既往不咎,依旧可以在各自地盘上自由放牧;凡是不服明军并聚众反抗者,一律杀死并灭族。当然了,这些倒霉部落的牲畜也被当做军粮。 于是,在“九边守军”主动出塞的全线配合下,明朝大军不出一个月就平定了大漠南北的所有的游牧民族部落,将主动归顺者安置在长城沿线以方便暗中监视和管理。接下来,明朝大军就要进攻漠西蒙古了。 “漠南蒙古”的部落组成很杂,如土默特、察哈尔、科尔沁(喀喇沁)、兀良、蒙古贞、巴尔虎等大大小小一堆游牧部落;“漠北蒙古”则相对而言较为单一,即喀而喀部,也就是俗称的“外蒙古”或“蒙古国”了。 “漠西蒙古”则由瓦拉(卫拉特)所分裂而成,有四大部落: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在明末清初时,土尔扈特西迁欧洲后,其原附属于杜尔伯特部的"辉特"部则加入了“四部”行列,又组成了新的“卫拉特四部”。土尔扈特部西迁到欧洲的伏尔加河流域后,被沙皇俄国压迫之事,则不在此讨论之列。 众所周知,“元朝”灭亡后,“蒙元帝国”的草原部分就分裂成了许多部。后来,按照所居地域逐渐形成为三大部分,即分布在后世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的蒙古人家园被称为“漠南蒙古”,亦即“科尔沁部”; 分布在后世蒙古国境内的蒙古人家园则被称为“漠北蒙古”(又称“外蒙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