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连环拳 (第2/6页)
航程增加了三百多公里不说,还正好碰上了进入东朝鲜湾的f-15c机群。 这时候,杨禹方对战局的预判能力显现了出来。 海航的su-30mk2机群与fbc-1c机群在鸭绿江上空转向时,杨禹方调整了计划,让机群加快飞行速度。 这个调整,让两支攻击群提前五分钟到达。 战斗中,这短短五分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晚五分钟到达,两支f-15c机群就能及时发射导弹,让攻击机群无法在及时进入攻击范围。 打到这个时候,杨禹方还没有使出杀招。 真正的主力不是空军与海航的战斗机,而是部署在大后方的轰炸机。 为了动用这些轰炸机,黄峙博想了很多办法,甚至以行动失败为威胁,让陆风烈向沈阳军区与海军航空兵施压。 与战斗机相比,除了载弹量更大之外,轰炸机还有很多优势。 首先,轰炸机部署在大后方,不会占用前线机场。为了这次突击行动,空军与海航动用了六个机群,还调用了两架侦察机,总计出动各类战术飞机近八十架,加上同时在西线战场与鸭绿江上空巡逻的战斗机,升空总量超过一百架。同时支持这么多战机作战,对地面保障来说绝对是个大麻烦。 其次,轰炸机不需要进入战区,也就不需要护航战斗机,减轻了作战负担。 最后,轰炸机由地面中心指挥,不需要预警机支援,让预警机能够集中力量指挥其他作战飞机,减轻了指挥环节上的压力。 这次,充当主力的仍然是海军航空兵。 二十架h-6m,总共能够携带一百六十枚射程超过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