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击得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击得手 (第3/6页)

炸时产生的噪声,萨非墨首先让武器军官为鱼雷发射管注水,然后打开发射管前盖。

    因为不是所有战舰同时被导弹击中,产生的噪声是断断续续的,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一分钟之内就能完成的准备工作花了十多分钟。

    多花点时间的好处是,“海龙”号没有被十多公里外的美军潜艇发现。

    做好准备后,萨非墨首先发射了两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

    因为美军潜艇很有可能就在附近,所以他让两条鱼雷以最低航速自航出管。只是,这两条鱼雷没有直接奔向“华盛顿”号,而是先向东北方向航行,在到达十五公里外的转折点后才切断导线,转为向“华盛顿”号直线航行。

    用同样的办法,“海龙”号又发射了三条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

    为了让两批鱼雷在同一时间击中目标,三条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在离“海龙”号大约十二公里,也就是“华盛顿”号东边转向。

    因为鱼雷在线导阶段以最低速度航行,所以这段在最高速度时,只需要十分钟就能跑完的航程足足花了近半个小时。

    好处依然明显,在鱼雷进入自导阶段,也就是加速航行前,依然没被美军潜艇发现。

    这套攻击战术,确实没人在实战中使用过。

    只是,并非没人想到。

    二战期间,交战双方使用的都是直航鱼雷,不具备转向攻击能力。二战之后,潜艇使用鱼雷攻击水面战舰的机会少之又少,最出名的莫过于在八二年的马岛战争中,英国皇家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