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海蛇的毒牙 (第2/6页)
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其他四条鱼雷均采用惯性自导模式。 显然,汪誉涵与萨非墨非常不一样,他是一个更加谨慎的潜艇艇长。 这一点,也反映在了他的攻击战术中。 五条鱼雷分别射向五个目标,只有一条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鱼雷对准了两栖攻击舰。 用一条鱼雷击沉一艘满载排水量四万多吨的战舰显然不大现实,所以汪誉涵的战术目的不是将战舰击沉,而是将其重创。 在局部战争中,重创战舰的军事意义并不亚于击沉战舰。 即便只被一条鱼雷击中,美军的两栖攻击舰也要回厂修理数个月。如果运气好点,鱼雷命中了战舰的要害部位,炸毁了一些关键设备,或者使战舰舰体主要结构受到破坏,那么这艘战舰至少也要一两年之后才能返回舰队。 这场战争,会持续那么久吗? 要是能够重创五艘大型战舰,这支两栖突击舰队就算报废了。 当然,如果有机会,汪誉涵肯定会给自己增加几个击沉战果。 发射鱼雷之后,“海蛇”号上的官兵用最快的速度为四具五百三十三毫米鱼雷发射管重新装填了鱼雷。 只是,汪誉涵没有急着发起第二轮攻击。 与“海龙”号一样,离开清津港的时候,“海蛇”号也携带了八枚反舰导弹,比正常时多了一倍。结果是,“海蛇”号只携带了十四条鱼雷,一口气发射五条之后,只剩下了九条鱼雷,其中四条五百三十三毫米、五条六百五十毫米。也就是说,如果“海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