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情况有变 (第3/6页)
空中作战本来就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 如果不是与杨禹方关系不错,他连参与作战指挥的资格都没有。 牧浩洋去给庞跃龙发消息的时候,通信参谋送来最新情报,执行打击任务的机群已经出发。 首批进入战场的不是轰炸机,而是战斗机。 因为打击行动单独安排,为了不影响其他作战行动,所以廖文纲没有从西线战场上抽调力量,而是动用了刚撤下去休整的空7师。 第一批飞过鸭绿江,向北纬三十九度线逼近的是十二架j-10a。 后方的kj-2000上,由贾定康与晏鹰搏负责战术指挥。 晏鹰搏很想上天作战,可是没有获得批准。一是廖文纲明令禁止,要他帮助其他飞行员熟悉对抗f-22a的战术。二是j-11b的产量上不去,空7师只获得了j-10a,而晏鹰搏不太熟悉这种战斗机。 怎么对抗f-22a? 关键不是怎么打,而是如何发现与锁定f-22a! 回到空7师,晏鹰搏递交的第一份报告就是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完善的防空预警系统。 他的建议,得到了二部的全力支持。 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f-22a的隐身性能并非尽善尽美,除了在起降时、以及打开弹舱时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反射信号之外,因为集中把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反射到八个方向上,所以只要角度正确,仍然能探测到f-22a。 至于哪八个方向,除了设计f-22a的工程师与美国空军的技术官员,没人知道。 能做的,只是尽可能的分散部署预警机与地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