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_第201章 多谢小大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1章 多谢小大人 (第3/4页)

总算在百忙之中,抽空审核这个案子了。

    没人知道包拯到底是不是王雱说得那个心思,但事实上在技术上,包拯的作为是绝对正确的,他对事不对人,他也有开封府的百多万百姓的事物要管,王雱和小舅爷所涉及的理论上仅仅是打架,最轻微的治安案件。

    这种案件在包拯的日程里根本没有优先权,所以就依照大宋律先关起来,排队,等包拯处理完其他事务,才能来过问。

    事实上若不是因为王家和曹家都来开封府询问进度的话,判院吃饱撑了把这种案子呈交进入包拯的日程排列。为这种事,被拘留个三五月最后被遗忘的情况就是后世都一堆,就别说古代了。

    被捉去过堂的时候,作为一个煤矿老板曹集很没人权,带着很重的刑枷,就是电视水浒传里常见的那种东西,被压了跪在地上。

    然而刑不上大夫,王雱在系列之内,则是很神气的站着。

    其实包拯也不如想象的那么刻板,并没有一敲惊堂木询问“堂下所列何人、所犯何事”之类的废话。

    老包只是捏捏眼角,困难的用老花眼看了一下陈上来的卷宗,便道:“大抵上本府了解了,也都人认识你们,就略去过场词,传证人狄咏和何望上堂。”

    少顷狄咏和秀才何望一起上堂来了。

    包拯很心烦的一摆手道:“免贵,免跪。”

    这意思是王雱和曹集在这里“免贵”,而狄咏也不用走形式下跪。

    这不是什么大案也不是公审,就是老包抽空过来,封闭式过问一下判院处理不了的事,所以这也是可以的。

    秀才何望始终害怕摊上事,于是从开始到现在他都是零口供,说当时走神了什么也没看到。

    于是接下来狄咏的证词就很关键,现在,作为大法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