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6章 燧发枪 (第2/5页)
买。 原因无他,贵。于是就没有市场。 叶家当然有关系有渠道,但绥德军区之内,不论是那些私家作坊,还是官府铸钱司,都不怎么愿意购买焦炭。 绥德军官方到是依着叶家面子以及贿赂,购买了一批焦炭进行尝试。好当然好,但他们一不进行高端铸造,二,他们对焦炭所带来的冶炼质量不关心。他们主要也就铸造些铁钱用于流通,还制造些简单的农具用于售卖,于是他们对质量没需求,只对价格敏感,根本没有产业升级的动力。 最大的拦路虎是李参。 李参这家伙的许多政策看起来蛋疼,但他也是个六亲不认的酷吏,且不收贿赂。于是绥德军官方收了叶无双回扣后购买的焦炭,后来就被李参破口大骂叫停了。 官方这条路走不通,就只有依靠民间作坊。但这些丘八似的作坊根本没有品牌效应,他们只有低端客户群,诸如展昭白玉棠这种不计较价格只看重质量的客户,根本不会找西北绥德军区那些落后作坊买东西。 于是暂时来说,叶无双的焦炭除了能卖给自有的水泥厂外,最大的客户就是王雱,没有其他了。 水泥厂内部消化的先不说,要刺激王雱多买多用就只有降低售价。这就是叶庆华决策。 叶庆华比谁都知道焦炭潜力,那绝对是下一代能源的中流砥柱。所以现在营造出难卖、售价低,亏本经营的局面,防的其实是曹集那些传统煤老板进入行业。 以王雱的尿性,最终肯定会解密整个焦炭的生产工艺,让大家都可以进入,这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叶庆华比谁都清楚,往后这个产业比拼的不是秘方,而是管理和工艺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