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7章 上枢密书 (第4/7页)
帝,那么后面就是枢密院和皇帝的锅了,他李参既没开战,也没丢失国格和土地,没他什么责任。” 药丸啊,随从们纷纷叹息,官僚误国。 但李参已经算是很好了,夏竦时期会比这还糟糕些,这就是大宋对比西夏这么强的国力,却一次国战都没有打赢的根由。 狄青哪类将领有些能耐,懂军事,却又限于规矩和政治气候,导致他们没有话语权,除范仲淹外,任谁一个帅臣也不喜欢听狄青他们说话,因为两个群体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目的不同,导致作为就不同。 就像现在的局势一样,李参做这些部署目的是装逼,保持国格要面子,同时不担负较大责任。 但种鄂很实际,反抗不了大趋势潜规则的情况下,他真想用一千精骑打出个类似“珍珠港”的有效战术来,然后跑回延安府要塞去躲着。至于捅了人后的会发生什么,反正和他种鄂关系不大,首先洪水滔天的是抚宁县,其次背锅的是绥德军。 因为种鄂已经解锁了绥德军机动权,曹首义若没有第一时间领悟李参大爷的“政治意图”,没第一时间把绥德军主力开至李参大爷认为合适的位置,那么抚宁县洪水滔天后的锅,就是曹首义的。 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这就是官僚军阀间的战场政治,叫艺术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韩琦在好水川失利,也是类似这样的原因在拖后腿。 范仲淹当时在陕西的策略和大雱现在如出一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用去管西夏人的扣边和sao扰,他来就让他来,紧守东西线的几大要塞,保存作战主力和基本生产力就行。至于后面该干什么历史没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