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0章 企业文化 (第4/5页)
,倾斜下来装满一个母子后,一转动,轮盘就挪动出来,然后等候在旁边的大汉用特制木质大锤敲击下去,就是一个蜂窝煤成型。 听大家说,王雱把这个东西命名为搅拌机,犹如磨盘似的,通过几处并不复杂的齿轮杆杆设计后,是两头牛在拉着驱动。 整个一套草根的半自动流水线。 煤渣当然也不需要太多人力送入大漏斗,仍旧是半自动,总驱动是两头牛,所有的运转都是同步的,从低处到高处有近似传送带的东西在缓慢运行,下方只需有两个工人轮换,不停把煤渣放在低处的传送带上,就能源源不断对大漏斗添加复合料。 这套设备看着又粗糙又原始,尤其土冒,但真不是战五。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乃是王雱汇合了百人的工匠团队,研究了三个昼夜才临时制造出来运行的东西。 初期当然问题尤其多,各部件链接配合的问题频发,也根本谈不上工业设计,铁匠短期也无法拿出可用的锻造轴承以及齿轮,所以很多东西就必须加大,采用王雱印象中的一些高强度硬木来代替。 木材的承重和寿命有限,且贴合运转时候的效能损失较大,如此一来运行当然草根,毛病当然多到爆。也不能达到起初设想的产量峰值。 但这不重要,王雱没有强迫症,能用就行,一切问题就都是在实际cao作中发现并慢慢解决的。 一边运作一边改良,昼夜兼程。 别看现在只是运作短短不到十日,其实这套半自动生产线已经经过数次改良,是一点五版本了。 问题仍旧很多,但已经勉强能用,比全人力cao作效率高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且累积了相当多了运行和维护经验。 现在王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