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_第310章 一不小心升官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0章 一不小心升官了 (第3/7页)

这里的人当中只有他最理解王雱的思路,又抱拳道:“陛下明见,燧发枪的确不完美,不过它最大特点是颠覆战争规则,神臂弩太少,而长工手的训练太难,就以臣的心得,合格长弓手没两年是练不出来的,且训练代价太高,合格箭只的造价非常不低。所以小王大人这项革新,对我大宋意义重大。就以臣久经战阵的经验来说,对于一般人,战场最大的困难在于心理压力。需要真刀真枪面对面厮杀流血,这个心理过程对大多数人是难点,只有极少数存活下来的老兵能慢慢适应,于是纵观历史战争,往往克服了心理障碍的勇敢军队,只要不犯明显的战略错误,通常都战无不胜。”

    这方面狄青绝对有发言资格,因为他真是身先士卒拼杀过无数次的,说服力强,以至于其他人不怎么懂,只得频频点头。

    狄青接着道:“燧发枪的用意不在威力,而是能给普通军士心理安慰,让他们避开刀刀见血的概念进行远程打击。所以臣敢说,假如真能大量装备,的确能大幅改善我大宋非精锐部队士气军心不足的状况。”

    顿了顿狄青又道:“当年宋夏之战,张方平相公就有过名言,素质不过关的士兵越多越是反作用。事实证明是真的,大多数营养不良的农家子弟被迫拿起兵刀,在恐惧到极限的条件下且训练不足,还要上阵,面对真刀真枪,死的人一多就有人想退,如此就形成趋势,负面情绪像瘟疫一样的在军中传播,相反困住了能战精锐的手脚。于是臣认为战争的问题首要在精兵,且首战非常之关键,需要有绝对精锐赢得首战后,后面的队伍才好带。这就是臣当时放着两万天武军不用,只以八百精骑突击昆仑关之战术用意。”

    狄青就是八百精骑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