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章 这届人民牛逼了 (第4/7页)
来改变质。 历史上的庞籍就是被韩绛整倒的。只是说这次因为大雱穿越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变为了另外一个铁头包拯来做刀手而已。 韩绛还是王安石的同窗,是同一科的进士及第。王安石第四名,韩绛第三名探花及第。所以早期的仕途上老韩要顺利的多,第一次放官就是陈州通判,而王安石这个茅石头是十年才走到舒州通判任期上的。 但坏处在于老韩初期仕途太顺利,很快就做了京官,性格固执,离的近,就和皇帝之间慢慢的有了毛病。毛病就在于他的头太铁,甚至比包拯还可恶,专们说赵祯不爱听的,于是就进入了仕途波折期,让赵祯离不开他,却又不放心重用他。 历史上赵祯任命韩绛为左谏司的时候,是专门私下召见警告曰:“你是朕亲自提拔起来的人,你得对朕贴心,有些事是原则问题你当然可以讲,但是不能过激、不能不顾大局,不能让朕下不来台,否则你说的太严重的顶了出来,朕若不同意你,不听你的,就成为了不听谏言的昏君,会导致台谏制度形同虚设。但若听你的,政治就要乱,要阵痛。所以你要领悟政治正确,要领悟朕的苦心。” 赵祯私下召见这样警告过韩绛的时候,大抵就是这个意思了。因为老赵他就这德行,喜欢和谐和平衡,专门把老包从御史台整下去就是这个原因,还因为包拯这家伙哪壶不开提哪壶。而赵祯又真的不能禁止御史谏官说话,所以么,但凡心情不好的时期,赵祯同志的御史台一般就没有领导了,这是故意的。 现在这下好了,欧阳修也很赖皮的跑回来,作为著名喷子他人气是有的,还真是御史中丞的理想人选呢。 事实上韩绛早前已经让赵祯难堪了几次,所以他现在任职“在京纠察刑狱司”,没做谏官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