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贵妃的画风不对!_分卷阅读9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1 (第2/4页)

关于、始于康熙十二年,交战时间长达八九年的平三藩之乱,一封是关于明郑(台湾)的归属问题。

    前者关于平三藩之乱的秘折,已经八年多身处前线、没有回过一次的家门的佟国纲在秘折里这么写道:康熙十七年三月,臣等不负圣上所托,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四川等地,将吴应麒以及逆孙吴世璠逼得退守昆明。

    到了如今康熙二十一年,我军已经围困昆明数月之久,料想此等大逆不道之辈猖狂不了多久。想来,我军旗开得胜,班师回朝的日子已然不远。

    看到由佟国纲亲自所写的秘折时,康熙心情是十分欣慰的。对于康熙来说,由他决议撤藩引发的三藩之乱犹如悬在心口的一把利刃,只要一天不解决,康熙就一天寝食难安。如今看到得胜有望,康熙心情自然是十分欣慰的。

    至于后一封关于明郑(台湾)的归属问题,则是由福建总督姚启圣上书,请求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

    原来,早在康熙二十年,明郑(台湾)的当权者郑经就中风而死。郑经一死,明郑的政权自然发生变化。在这场争权夺利中,郑经年仅十二岁的嫡子郑克塽作为棋子,被冯锡范、刘国轩推举继任延平王。

    明郑大权被冯锡范、刘国轩,而郑氏官员的向心力也开始动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当内应。探听清楚这一状况,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是进攻台湾的好时机,便向康熙帝推荐施琅。而康熙也是敏锐的感觉到此时是收复台湾的好时机,所以才出言让李德全宣诸位大臣前来养心殿议事。

    经过商议,大臣们附议了福建总督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