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节片段 一片漆黑 (第2/5页)
灵堂前烧的,虽说不少已化成灰,但这些估计也够了。」 听完段离的话,苏瑶再也忍不住好奇凑上前仔细察看桌上碎片。残破的纸上只有隻字片语,上下文缺失导致文章不成段,苏瑶看着一张张不全的片段一脸茫然,想询问旁人便注意到赵映望着桌面面色凝重。 精鍊的文字需要一定功底,恰巧纸张的执笔者便是其一,当成句的碎片足够多时,依文字的书写的架构与使用的方式,不难看出执笔者的用字习惯,但仍难以识别究竟何人执笔。然而当执笔之人是赫赫有名的大文豪时,熟读圣贤书的赵映又怎会认不出呢? 虽说只有隻字片语却能从中看出是封家书,落款处虽已烧成灰烬,但其中片段却写着周姨娘的闺名。 世人皆知的大文豪前礼部尚书——周达,除了文采而名闻遐邇,工整精瘦的字体更是让无数学子争相模仿。 谣传当年周家因密谋造反事跡败露,最终一道圣旨落的满门抄斩。远在边疆镇守的周家长子听闻噩耗时已成定局,盛怒之下举刀自刎死不瞑目。市井百姓对周家密谋造反一事有诸多揣测,加上周达颇负盛名让整起事件流传许久。 有人为周达感到惋惜,一代英才下场如此唏嘘;有人指责周达,黄金万两仍不知足。纵使当年周家一事轰动一时,然而时代洪流从未为谁停留,要不是赵映曾有幸拜读周达着作深受啟发,将这素未谋面之人视为啟蒙之师,估计也不会这么快就认出上面的字。 一时之间气氛变的沉闷,赵映望着桌上碎片迟迟不愿细看,心存一丝侥倖彷彿只要细读便还有一丝可能。 见赵映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