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2 (第3/4页)
多人选的。那时很多人估计是想着反正先上再说,有工作,能脱离土地才是紧紧要的。 这个政策在当时非常的受欢迎,而且它让很多优秀想读书却因为家庭贫困的广发年轻人看到了希望,也是农村孩子进城有单位工作的最容易的出路。它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不管将来它这个文化程度值不值钱,可它确实给了许多人出路,这是好的。 话转回来,林帆没有报师范,她报的是俄语,为什么会报这个,林帆前世就是英语和俄语不错,英语尤其好,俄语就差些,这样她上学就不会压力太大,毕竟熟悉的语种学起来也容易些,她还要带孩子呢! 前面也说过,林帆并不是多么爱读书,她只是需要个跳板,既然如此何不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面? 另外,医学院,师范类,农业和重点院校是优先录取。这个怎么说呢,比如白棠选的师范学校,如果她的成绩达到录取线那么百分百就是师范学校录取得了,后面在好的学校,分数达到的也不行,只要志愿中有它们就优先。 另外这会不知道为啥,哲学专业和政治专业特别热门,特别是哲学类,几乎都是高分录取的,这时候不知是特崇拜哲学家,还是想当哲学家、诗人很多还是怎么着! 林帆想了一下就才填了俄语,因为之前跟苏联是好兄弟来着,所以这门语言专业是有的。 综上,林帆觉得如果不是去自己优选的地点,那么其他偏远的地方她又不想去,不是她装,而是大不了多等几年,政策也好一点了再出来也一样的。 既然自愿也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