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华夏_第一百零四章 船成之日,焚书以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船成之日,焚书以告 (第5/5页)

和图纸交给曾国藩后,曾国藩随即将它们转送给了李鸿章,李鸿章在观看并亲手试射之后,对这种机枪十分满意。当即和林义哲商议如何大量生产并装备。在了解到枪管的来源困难之后,财大气粗的李鸿章当即做了一件让林义哲赞叹不已的事情。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如何处理数量庞大的剩余军火成了重新归于一统的美利坚合众国政府颇为头疼的问题。而此时恰逢洋务运动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展开,数量庞大的中**队军械更新换装行动毫无悬念的吸引了众多美**火商的眼球,美制武器趁机扩大了他们自太平天国运动起就占有的中**火市场的份额。

    但是此时中国的洋务大佬们对枪支火炮的选择眼光越来越刁,口味越来越难伺候,过时的积压货已经不能忽悠他们掏荷包了,必须用新的玩意来打动他们。因此,“雷明顿”1866型后膛单发一号步枪粉墨登场了。“一号枪”是整个庞大的“雷明顿”家族中产量最大、装备最广的一款(“雷明顿”家族从“一号枪”一直发展到“六号枪”),当美国人通过瑞生洋行送上样枪的时候,李鸿章对这对于西方而言都是新鲜的玩意开明地表示了接受。但他同时也很为难的表示,这些枪都是发射过的“旧货”,枪管寿命肯定是要打折扣的,要他同意美国人的出价也不是不可以,但每枝枪得附带枪管和击针之类的配件才,也就是要求每枝枪送一套配件,而急于甩货的美国人为了促成生意,竟然表示愿意每两支枪赠送三根枪管和三套击针。生意达成后,那些赠送的枪管和配件,便被李鸿章打包如数的送到了船政,成为了船政枪炮所制造“林氏机枪”的材料。

    ————分割线————

    求收藏!求推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