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7 (第3/4页)
在文革中受到了较大的批斗和打击。每当难熬的时候,两口子一想到自己在异国安然生活的女儿总会满怀希望地硬捱过这段灰色的岁月。 但是,凡事都会有利有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成熟的小姑娘一个人在美国的生活,造就了她美国式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具体体现在—— 林怡玫小姐在她1岁那年,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平静地说,“我要做mama了。” 林家爸爸一口气没上来,赶紧去问孩子他爸爸是谁?人品如何?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回国?…… 这一大溜问题还没来得及问出口,林小姐淡然地回答,“孩子的爸爸是个有妇之夫。” 林家爸爸的左手捂紧了自己的胸口。 大概觉得自己的回答会刺激到父亲,林怡玫好心地做了解释,“他是个华裔。” 华裔!华裔他也是个结过婚的男人! 林家爸爸气得扔掉了手里的电话机。 这一年是1974年,文革还有一年半的时间结束。 由于当时政策对知识分子界适当地放松管制,以及林家夫妇认识了一些政治界里很能说得上话的大人物。所以,这一年的冬天,两口子满怀心酸地坐上了驶往美国的轮船,准备去探望自己临盆的女儿。 离那么远,说又不会听,打又打不到——林怡玫小姐坚持要把自由恋爱的结晶生下来。 怎么办? 风尘仆仆的林家夫妇赶到美国时,自己的外孙已经降临在了人世。 林家爸爸看着婴儿床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