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节 (第7/8页)
十足的把握?可否与我们探讨一番?” 这些考生昨日傍晚便与陆秋成打过交道,只是当时各人自报家门以后。他们见他穿着朴素,言语也少,又不过是个穷乡下出来的学子,就并未将他放在眼中。 今日在书院考场见陆秋成交卷如此迅速,才重新对他重视起来。但也并不知他交卷这么快到底是答的好还是不好,因此十分谨慎的前来切磋。 其中一人说道:“这次的考题是天地之道与人的德行。题目如此之大,还囊括了道法,实在难答。” 周围数名考生则纷纷点头道:“天地道法,变幻莫测,岂是我等青年学子一言两语说得清的?” 陆秋成闻言有些汗颜,他想了想后说道:“麓山书院只是间中等学府,收的是秀才以上功名,要考举子的学生。入学考试考的,应当也只是四书五经里包含的知识。” “其实天地之道与人的德行,在《礼记*中庸》中有一段经典正好与之相对。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这段话正好对应了这次的考题,私以为只要能写出这段经典,并正确的阐述出其意思,再引申一些自己的论点,此题便有解了。” 陆秋成此话说完以后,现场一片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儿,便有书生长叹了一口气道:“是也!陆兄此答应当才是正解,是吾想的差了!” 经陆秋成一番解释,众书生也发现自己对四书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