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章 运筹帷幄 (第4/6页)
一个情节: 历史上的宋六陵,是被蒙元鞑僧杨连真伽给毁了的。说杨连真伽破棺裸尸,攫取了全部陪葬珍宝。 可jiejie却言之凿凿地说,一直到60年代宋六陵遗址还在,这不就矛盾了么。 要么是jiejie口口相传记错了,要么就是吴老狼写错了。 如今,查了市图书馆的一手资料,顾骜才明白过来:两者并不相悖: 蒙元开国的时候,距离宋六陵才几十年。那时候的古人,哪来的文物意识?杨琏真伽挖坟的目的就是夺宝,所以只拿些当时就已经很值钱的陪葬品,比如金银珠宝,名人字画。 至于享殿的器物、建筑材料,这些东西在700年前是不值钱的,鞑子也懒得刻意费力、去计划性地彻底毁坏。 所以直到60年代,即使经过700年的风雨,以及无数次盗墓,依然可以确认还剩宋孝宗、光宗的享殿,依然有地面遗迹,只是其他四陵的地表部分荡然无存了。 这最后两座享殿的残骸,确实是除旧迎新的时候彻底垦平的。 “唉,可惜了。能挽救多少算多少吧。”顾骜内心叹息着。 他本来是工科生,连盗墓都不看的那种,对考古和收藏文物兴致寥寥。但既然遇到这种事情,与公与私没有不管的道理。 他打算花点钱,“毁家纾难”从其他知青手上抢收,能买多少算多少。至少不能眼睁睁看着王平山把东西都卖给外国人。 看完地方志史料,顾骜又翻了一会儿政策汇编。 从书上,他进一步了解了目前文物进出口的规定: 如今的古物出口创汇合法渠道,主要是两条。 第一条是国家特许经营的出口机构,主动向国外出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