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指南_大唐种田指南 第1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唐种田指南 第161节 (第6/6页)

,高长松分享从乌斯藏一路东行的经历,钟离珺则说自己降妖过程中的新发现。

    最后,他积极提出,他家族在长安的房产多,西市也有铺面,如果高长松要用,千万不要客气。

    高长松听后自然十分感动,但考虑他已经买了新铺子,只能惋惜拒绝。

    钟离珺听后略有些失落。

    可还没等他失落许久,就听高长松道:“却有一事要麻烦钟离郎君,你家可有熟识的匠人?以陶匠为佳。”

    他是为了烧玻璃作准备,高长松研究了一下,认为烧玻璃跟烧陶器有异曲同工之妙,遂想找手艺人。

    眼下尚在唐初,未制定严格的匠籍制度,这年头的匠人跟平头百姓区别不大,不存在一旦入匠籍,世代为匠人的说法,人还是很自由的。

    譬如乌斯藏的铁匠,自己开店做小生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陶匠没铁匠那么自由,这与窑的设立有关,且不说官窑,每一座民窑辐射范围都挺广,自由的匠人往往为民窑的所有者雇作长工,多年为一家服务。

    从这角度来看,想找脱单的陶匠真挺难。

    钟离珺也不问高长松原因,他深知术业有专攻的道理,生意上的人,他不懂,可帮高长松找人,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钟离珺自然愿意帮他。

    他却想不到,自己这一番帮助,为高长松做罐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164章

    “成了!成了!”黝黑而粗糙的双手捧着晶莹剔透的玻璃杯,杨亭圭那布满沟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杨亭圭,扬州人士,世代造瓷,在本地小有名声,父为躲避战乱,西逃,最终于长安落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