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93节 (第12/13页)
里,包括货物和其他玩乐,全都要明码标价。价钱写在那里,明明白白,一是一,二是二。只有卖货的人,没有中间议价的牙人,这才是根本。做到了这一条,这里就立住了。” 卖货很简单,杜中宵本能地觉得,是个人就能做。其实不然,这个时代,卖货也要相应人才。最少要识字,不需要认多少,最少要能认识货物名称,看明白价钱数字。口齿还要清楚,买的人问,能够流利地介绍货物。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客人的态度要好。 这处大商场,卖货的有几十人,再加上相貌端正,整齐利索,招人费了不少心思。总体上这是个地广人稀的时代,哪怕襄阳这种州城,人口也不多,并不像后世一样人力过盛。 商场对行会的冲击,一是直接面对消费者,靠销量取胜,不再囤积居奇。第二就是明码标价,保证货物质量,让消费者能放心购买。这两条只要做好了,商业网络铺开,商人行会几乎不堪一击。有了大商场保证现金流,这个商业体系的扩张能力会非常吓人。 这个年代,不管是商人还是官府,还没有认识到现金流的威力,商业行为从单笔交易计算。仅从这个意义上,常平仓以商场为核心建立新的商业体系,对他们就是降维打击。 新的商业形式起来,旧的商人行会必然会受到冲击,许多商人破产也不稀奇。推行此事的杜中宵必然会受到反噬,甚至被人围攻。这是必然,哪怕不从自己私利出发,真正为国为民着想的人,由于只能看到局部,也会找出一大堆毛病来。被新的商业模式冲击破产的人,过得凄惨,那是不可避免的。杜中宵让家里把商业相关的产业卖掉,就是不给别人把柄。其他的事情,都是小节,闹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