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反思 (第3/4页)
没有人跟着竞相竞逐,因为整个会场,基本上都被我们控制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100%的成功,我的努力不一定要做到99%,但至少要兼顾到可能出现的风险,这就是我的原则。”苏灿回想拍卖会的场景,对林光栋说道。 林光栋点头,“在等到彻底立足了过后,就将校园消费杂志卖出去,波罗传媒人手要扩展一下,我在美国传媒人论坛的时候认识几个朋友,他们可以为我们的员工提供培训,这次我们计划将菠萝传媒的三十二名员工,拓展到四十五名。” “可以,如果你觉得需要的话,你就去做。拓宽波罗传媒从业者的素质是目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要开始着手建立我们的公司文化体系了。”苏灿道。 当初波罗传媒可以说是仓促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遑论员工的素质培养,一本校园消费杂志本就是一群具有热情的大学生撑起来的,现在公司逐步走上正轨,背后更有王薄派系的报业集团作支持,正是开始创立起一家正规化,同时具备很强专业素养精英企业的时候。 “我以前有跟你说过企业的三类标准阶段吗?” “哪三类标准?管理,人才,资源?” 苏灿摇摇头,“不是,三等企业靠人才,二等企业靠机制,一等企业在于文化的血统。企业太过于依赖某个人,这是走不长远的,一个人的寿命有限,而一个企业的寿命相对于人来说应该是纵深博大的。所以一个企业想要维系下去,应该是需要一套机制,一套可以适合社会环境运作的机制。” “一个优秀的企业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