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_第62章:拜访孟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2章:拜访孟子 (第3/5页)

的内斗中,孟孙氏逐渐势微,且最终落败,无奈之下从鲁国迁到了作为鲁国附庸国的邹国,并在邹国安居下来。孟子的授业之师,据说是「子思伋(ji)」的门人。在儒家弟子中,有两位非常著名的人都字子思,一位即「原宪」,姑且称作「子思宪」。子思宪是宋人,是孔子的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出身贫寒,性格谨慎、洁身自好,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他的思想有点接近道家的思想。据说孔子死后,原宪隐居在卫国,茅屋瓦牖,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此时,他的同窗好友,同为孔子弟子的「子贡」,此时已在卫国当了上大夫。有一日,子贡穿着华丽的衣服,乘坐着奢华的马车,前呼后拥地前来看望原宪,见后者衣冠不整,子贡便关心地询问道:“你是否是生病了?”原宪诚实地回答道:“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我没有病,只不过是穷而已。”子贡闻言惭愧地离开了,而子思宪则悠闲地在自己简陋的家前歌唱宋国的民谣。而另外一位字子思的儒家名人,则是孔子的嫡孙「孔伋(ji)」,也就是「子思伋(ji)」,他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曾参)」的弟子。据说,孔子的儿子「孔鲤」早丧,孔子在他临终前将孙子孔伋托付给曾参,使后者拜入曾参的门下——按照儒家“道统”之说,孔子传曾参,曾参传孔伋,孔伋的再传弟子传于孟轲,这即儒家的道统传承。ps:非“道统”的儒家内部学派,在悠长的岁月中陆陆续续都被同门打倒,像子张之儒、子思之儒(其实指原宪),包括子夏、荀子等人的思想,都曾被打成异端,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自行了解。是故,孟子即是儒家当代的“掌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