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0 (第3/4页)
, 那是孩子的孝心也是他对你们的思念挂念。 什么值不值钱,这话你不该说。 要我说啊,你家小越真不错, 从他下乡以后, 每个月至少给家里寄一封信。 也不问家里要钱要物, 多好啊。 小越去的是东北,一年做事的时间不多,分到的粮食也相对较少。 他们那里的农作物是一年一季,可不能和江南地区比,一年累死累活干到死得到的工分能换上足够的粮食,吃上一整年都是不错的啦。 江南,两湖的水稻是一年两熟,一样的工分,分到的粮食和钱都不一样。 跟那些地方比,东北也就比某些更穷的地方稍稍好一点点。 那孩子不问你们要钱要物,还一每个月给家里学信,那也是需要花钱的,信封,邮票也是需要钱的呀。 韩mama我看你是没有见过别人家的孩子下乡怎么让家里补贴的。” 朱大姐早就觉得韩君越的mama有些过分,都是住隔壁,有些时候隔壁的动静稍稍大一些,她也是知道的。 这家人怎么说乡下的小越的,她听见过好几次,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小越那孩子多好啊,虽然瘦弱一些,但那孩子性子好,是个实心眼。没有别的孩子的那些花花肠子。 可隔壁的还不满意,真是不知道惜福。 “你说的太夸张了,照你这么说,我都成了压榨儿子的地主老财。我也就是谦虚谦虚,随口一说。” 韩母不愿意继续在弄堂内和隔壁姓朱的闲扯,周围围着的人越来越多。都堵在这儿听,烦躁。 “哎,韩mama别走啊,看看你家小越给寄来了什么土特产。” 又来了一位弄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