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全是套路! (第4/5页)
是他仍然大大低估了朱元璋的包容心。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朱允熥回道:“或许杨靖是担心引起您的猜忌,故而与孙儿保持距离。” 朱元璋怅然道:“当初善长就是这样,才落了个身死下场。” 韩国公? 说到李善长,朱允熥似乎明白了。 李善长身为文臣之首,虽然当过太子少师,但自始至终与太子朱标保持距离。 既不得罪,也不去舔,完全是正常的君臣关系。 李善长觉得自己拎得清,不会引起朱皇帝惦记。 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纵观中国两千年历史,几乎所有皇帝都防着储君,生怕储君坐大抢了自己皇位。 唯独朱元璋是个另类! 他不仅放权给储君,还鼓励储君组建自己的嫡系。 在朱元璋看来,臣子明知你是储君,却不投靠你,他们想干什么?自立门户啊! 李善长是淮西勋贵的领袖。 一个文臣当一群武将的老大,手里还有一群文臣小弟。 李善长在朝中根基深厚,即便退休了,影响力也仅次于朱皇帝。 丞相胡惟庸都得时常登门拜访请示。 此前,朱元璋任命李善长为太子少师,本来是希望他能成为朱标的肱骨能臣。 可是,李善长的表现一再拉响了朱元璋心中的警报。 他想到了老贼司马懿! 曹魏“大忠臣”司马懿称病不参与朝政,人人都以为他年老体衰,命不久矣。 可是,这老东西偏偏却发动了政变! 朱元璋担心自己活不过李善长。 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朱元璋,一旦疏忽,大明王朝就可能改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