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斧头帮 (第2/7页)
转移到了国防的建设。对于曾一阳不断重复,在华北杀伤日军主力,要比华东更为有利的论调下,蒋百里又一次和曾一阳的论点有了分歧。 站在各自的角度,蒋百里不能认同,因为国家的中央政府在华东。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和日军半机械化的主力师团对战,国军即便占不到便宜。 但也能够通过建立永固防御工事,来化解重炮,坦克组建的日军精锐师团的疯狂进攻。用大量的伤亡来迫使日军放弃大规模的进攻,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战争拖入相持阶段。 曾一阳的想法更绝,他甚至想到了,在有条件的城市地下,建立足够的仓库和半地下工事。将日军的进攻步伐拖进城市巷战中,让日军的优势无法发挥。大家都用步枪,机枪,小口径火炮在狭小的区域比拼耐力。 甚至只要投入日军一半左右的兵力,拖住大量的日军主力后,主力在日军身后寻找战机。 而曾一阳最理想的主战场其中一个,就是南京。 二战中,没有防备的斯大林格勒既然能够办到,中国就也能够办到。一国之首都,有着重要的政治地位。事实上,二战中日军参谋本部以为,一旦占领了南京,就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中国战事。虽然实际上,即便国都被占领,中国并没有被屈服,反而将国都西迁后,继续和侵略者进行血战。 还有一个城市具备这样的潜力,苏北重镇——徐州。 陇海线和京浦线的交汇点,只要徐州在国军手中,那么日军就无法利用铁路,快速的进行战术反应。各个战区都将无法配合作战,战役的主动就占据在中国手中。 就像是两只巨大的磨盘,不断的磨死日军的锋芒。 蒋百里虽然对曾一阳天马行空的想法并不认同,甚至有些不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