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七十八章 有人欢喜 有人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有人欢喜 有人愁 (第2/6页)

铁路,人拉马驮的能够运多少东西?

    抗日需要准备,没有准备,而这个准备需要多少时间,蒋介石以为十年,而曾一阳却知道,他只有三四年的时间。

    曾一阳希望获得的东北军的谅解,更确切的说,是想获得张学良的谅解。王以哲的部下,已经不可能送还张学良。他能够有把握的就是,为东北军在和克虏伯洋行之间,构架一条桥梁,让东北军的武器军需,能够自主采买,脱离南京军政部这个环节,从而用更少的钱,装备更强大的武器。

    既然联合采购,能够降低成本,为什么不能将晋绥军、东北军还有原西北军残部的武器一起采购。

    原本准备好好干一番事业的,现在成了老鼠,被猫耍着玩。连刘先河都不敢大摇大摆的出医院,只能和曾一阳一起,干耗在病房里。

    曾一阳底气也不是很足,等了一个多月,虽然没人打扰自己,也没有军警干涉他们的自由。但总免不了的失望,张学良没有找他们,陈诚也没有派人来,冯玉祥更是消声灭迹。

    自从把他们送到北平后,冯玉祥就像一个热血青年,到处演讲,要抗日,要救国。

    那些激情洋溢的演讲场面,在曾一阳的眼里看来,更像是牢sao。

    没有丝毫计划的抗日,没有一点策略的救国。这样的抗日,这样的救国不是掩人耳目,还能是什么?有一个响亮的名号,但是什么事都不做,一个军人,做着文人该做的事。

    添乱倒是很像,就是没有一点效果。

    也不是全然没有效果,北平的学生们被煽动起来了不少,学生从军卫国的壮举一再出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