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血炼军魂(二) (第3/12页)
军部下令,他根本就没有说理的地方。 来到这里后,眼看着石老六一手防着他和一起来的同志,另外还不时的打小报告。真正促使他留下来,并决心要好好干下去的不是和石老六较劲,而是这个团的一千八百多士兵。 67军的部队,是为了围剿苏区才从华北抽调的,武器上要比其他部队强一些,部队的士兵也多为东北籍的为主。和其他红军部队不一样的是,这些人不但想家,还有着很强的抗日情绪和报国热情。 恰恰是这些,才让姜茂才认识到,在中国任何军队,和日本人的仇恨都没有东北军强烈。或许这些兵还有救,姜茂才明白,士气一旦丢失后,部队的战斗力会一再的下降。直到成为三流部队,或者是干脆上山当土匪。 但东北军有不一样的地方,他们的失败不是战术上的失败。而是败给了政治,仅仅是一两个当权者的错误估计,就让一个国家三个省拱手让了出去。 面对这样的一群士兵,姜茂才犹豫了。 是啊!家没有了,家里的人都还在,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受苦受难。 所以,士兵时刻都想着要打回老家去,和日军拼命。强烈的耻辱心,一点就燃,保家卫国,家没有保住,国家又没有守卫,怎么让这些汉子甘心? 和67军的士兵一样,很多东北退回来的部队,都没有在各自的防区里没有归属感。以至于都意志消沉,能过且过的空度虚日,而战斗力是一降再降,成了二三流的部队。 要知道,在中原大战时期,东北军还是一支强军。战士悍不畏死,武器精良,训练有素。这是连蒋介石都十分忌惮的。 阎锡山和冯玉祥的联军,在张学良的东北军前吃足了苦头,最后全线溃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