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十三章 入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入瓮 (第2/6页)

步,从小做起的习惯和经历有关。

    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当吉鸿昌听说曾一阳率领6000红军,一举消灭了盘踞在多伦的日军一个大队时,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

    “一阳,你说说日军为什么能凭借数万兵力,就将我三十万大军玩弄于鼓掌之间。实乃我军不争,还是日军比我军战力要强,更是其他原因?”一路上,吉鸿昌想了很多。

    首先,他对于战役打到这个份上,感到莫名的生气。

    除了原西北军29军,在喜峰口,罗文裕一战,打了我军的军威之外。其他地方处处被动防御,虽然将士用命,但伤亡惨重,却毫无建树。

    曾一阳想了想,这一点或许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根子不是军人军队的问题,而是出在上面。但是怎么说,难道就说,国人都瞎了眼了,拥戴了一个窝囊政府,就知道窝里斗,对外就熊包的cao蛋政府?

    “29军在喜峰口一战,将我军之勇气一下子就打出来了,可惜随后,接到的不是进攻的命令,而是固守的命令,贻误了战机。相对于29军全体官兵,一致要求进攻,而不是相对保守的防御。但是当时的何应钦不是连下数道命令,让其按兵不动,才让日军完成了兵力的重新部署,被迫撤出长城防线。这不是军队的问题,国人的血是热的,但是当权者的血是冷的。”曾一阳说出了他心中的不满。

    “国家积弱百年,上位者不思进取,一与列强相争,先把自己的胆子吓破了,这仗确实不好打。”吉鸿昌感慨着说,在他看来,日军的嚣张是南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