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努力了_第181章 导火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章 导火索 (第5/7页)

   别人聪明,小算盘打得叮当响,范连城也不是傻子,至于牛老板在公司占股多少,跟他本人关系不大。

    临了又补充句:“我算过,想要在搞物流的同时扩张,钱少了多半做不起来,即使做起来也意味着扩张速度太慢,?四千万美金勉勉强强,如果牛老板你有疑虑,担心自己所占的股份太少,我说句敞亮话,以后多沟通协商,但我肯定不乱插手公司管理这一块。

    另外也可以跟许总商量,给你这位干苦活的执行官某些奖励,期权奖励,大家和和气气做生意,一起把京冬网络购物平台做大,一百万的百分之十,和一千万的百分之一相同,这个道理牛总应该明白吧?现在你应该考虑怎么让企业活下去,顺利成长起来,像我一样出手爽快的人可不多了......”

    互联网行业的造富神话自九十年代就被国人知晓,引起浩浩荡荡的创业浪潮,几家公司的成功,更是树立起努力的标杆,让人们发现原来靠技术也能这么挣钱,而不是整日坐在电脑前给别人打工。

    一旦成功,创业者们总会觉得自己从风投手上拿钱亏了,可是不烧钱,又很难真正做大。

    从牛老板的角度看,这会儿对范连城又爱又恨,心动的同时也心疼于自己这位老板,不那么像是老板,反倒成了给“资本家”们的打工仔。

    站在范连城的角度,提出的建议又何尝不是一次豪赌。

    牛东承创业那会儿就拿一点钱出来,他可是要掏出足足四千万美金的真金白银,即使是投资初成规模的互联网企业,说十投九亏也多了,如果是从万千创业者中挑选小型初创公司,成功的比例往往还达不到百分之一。

    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