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选学校与开学 (第3/6页)
这可是奥数题的难度,能做全对就是全市那也是凤毛麟角,张晨能做满分,这绝对是一个好苗子。 原本对张晨这件事黄晓菊是死了心的,但是没想到事情的转机就在这里,张晨这个学生本人竟然不想去县里和市里,只想留在乡中,而且家长竟然也尊重孩子的意见。 这比张晨考出全市第二的成绩更令人震惊,有哪家的家长肯让孩子放弃这么一个好机会,除非脑子坏了,但是张文林是什么人,全乡上下谁不知道坝头现在最有钱的人恐怕就是张文林了。 全乡首富能是傻子吗?人家发家的资金就是靠的聪明靠的眼光,这才从白湖湾里掘了第一桶金发了家,要说他傻,黄晓菊却觉得他比谁都聪明,出钱给乡里修路,既得了名声又给了乡里面子,还赢了工程队。 拢共上下,全乡就属他最有头脑了,这样的人能是傻子吗,只能说家长开明,要不然也养不出这么聪明的孩子。 在段春元给乡里打了电话后,黄晓菊第一时间就跟乡中的校长作了汇报,当天下午他就带人去了张湾。 说是带人去,其实就是作为教务处长的黄晓菊和她打算给张晨安排的班主任于飞凤一起,两人一人骑了一辆自行车。 如果是以前的黄土路,坑坑洼洼的黄晓菊宁愿走下去也不会骑车,但是现在笔直平坦的水泥路一路从乡里到张湾,基本上除了上坡就不费什么力气,这个年头机动车辆乡下少得不得了,两人自然也乐得骑自行车下乡。 如今的张湾可不是半年前那种举目望去,满目黄尘飞扬的路面了,弯曲的灰白色公路线一直延伸到尽头的村落里,从进入白鹤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