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9 (第2/4页)
考试形式如同宋代初年或者唐代那样随性,叶长凌压根就不会去考虑科举考试了。因为跟一群古代读书人比赛作诗词文赋,只是想一想就很虐心。 乡试的前两场,考的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方向,对文章的理解。不过因为考试的内容就是那些,科举考试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能出的常规题目早就出的差不错了。为了将题目出的有新意,明清两代的主考官们无奈开始将试题往‘怪’上发展,比如截取圣人的某些话,加上标点断句,再让考生作答。 反正四书五经是没有标点的,也不算篡改圣人之言。 当然难题总是在少数,多数常规题目,题库量大了,就有重复或相似了。 是以,沈天路第一二场科考,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考完的。 等他回过神来,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他把题目都写完了。 沈天路有些羞愧,他知道比起郁高洛他们来说他的学识很低,脑子还木讷,秀才也是考了好几次,前年勉强考上的。 是以也只当自己着了魔,没对这件事上心。 很快第三场考试开始了。 第三场考试主要考策论。 当然乡试的策论难度自然会比会试低一些。 然而这一次出题人却是首辅张泰初。 时土司之乱刚刚平定。楚辰耀只负责打仗,胜了就收拾收拾大军,带走‘些许’战利品,回朝,留下一地鸡毛。 叛乱是平定了,但是土司的问题由来已久,还需要朝廷治理解决。内阁这段时间就忙着这件事。 于是首辅大人就将这个时事融入到了考题中。 他当然也没指望能从这些只是读了些圣贤书还从未解决过实际问题的考生中得到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