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第112节 (第5/7页)
?的,傅文钰自己便是陈夫子的学生, 只要按时缴纳束脩, 他便一直都是对方的学生,并不会改变。 但?弟子就?不一样?了。 弟子有‘传承衣钵’的意?思,有些弟子跟儿子也相差不了多少。 闵秀才道:“我娘子与刘夫人是拐着弯的亲戚, 所以才得到了这个消息。刘家是柳州的大?族,你别?看刘举人儿女?不多, 但?城里?姓刘的可不少。” “这不,传着传着大?家便都知道了。” 原来是这样?。 傅文钰恍然?,那这的确是一个大?消息。 随后他的心思便动了起来。 自家人知自家事,别?看他第一次参加科举就?考中了秀才,好像非常轻松的样?子。但?实际上这和原身十几年的积累,以及傅文钰最近几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但?再往上, 便很有难度了。 毕竟秀才的考试并不难,熟读经义即可, 朝廷也不会指望秀才能做什么大?事。而且秀才的竞争也很小,比如傅文钰就?只需要和柳州、江州、安州三地的人竞争, 但?举人却是要跟七八个和柳州、江州差不多的州、府竞争。 并且不但?有他们这些刚考中的, 还有上次考中的、上上次考中的、甚至是上上上次考中的, 许许多多已经在‘秀才’上积累了几年、十几年的人。 而且考举人和考秀才的题型,也是有差别?的。 因为某些时候举人可以直接做官, 所以历朝历代给乡试出的题目,都更贴近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