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四合院,我是刘大少_第126章 手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 手表 (第4/4页)

1张桌子。

    随着国家的发展,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四大件也从三转一响变成电视剧,冰箱,洗衣机和录音机。

    至于手机,电脑,房子和汽车,这就有些遥远了。

    能够成为‘大件’,手表的地位在这年代可想而知。

    手表票的价值不比自行车票差。

    刘光齐既然来买手表,当然是有手表票。

    为了弄到1张手表票,刘光齐找了关系还花了23元。

    另外,这次买了手表,刘光齐也不想让人看到。

    平时衣服袖口遮一下就行了。

    说起来,轧钢厂的厂长可都没手表呢!

    不过,手表却又实用。

    对时间的管控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十分重要。

    刘光齐也早就想有个手表了。

    说到国内的手表历史,就要从55年开始了。

    55年,沪城的几十个老师傅用手工制作了十几只细马机械手表样机,这可以说是国内手表的始祖。

    58年,沪城手表厂正式建立,生产出第一批沪牌手表,也改写了国人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

    来到百货商店内卖手表的柜台前,就见手表并不多。

    沪牌手表又分半钢和全钢。

    全钢手表的价格贵一些,是126元,半钢只有103元。

    不用售货员介绍,刘光齐对沪牌手表也有些了解,17钻,长三针,机芯外径25.6mm,摆轮上装有14个螺钉,质量接近宝丽爵。

    “同志,我要买个全钢手表。”刘光齐对售货员说。

    边说着,刘光齐边拿出了手表票和钱。

    为了买个手表,差不多150元了。东海焱乌的人在四合院,我是刘大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