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有滋有味的小日子 (第2/6页)
大芦苇荡,里面的苇子,都有两米多高。 这玩意烧火也不禁烧,呼燎一把火,连一瓢水都烧不开。 偶尔也有用苇子苫房的,但是苇子跟苫房草相比,容易烂。 所以年年都在甸子上长着,也没人收割,以至于刘青山把这玩意都忘了。 “老蔫儿叔啊,多亏你提醒了,来,赶紧坐牛车上,俺给你照张相!” 刘青山心情大好,非得拽着张老蔫儿,要给他照相。 “那俺回家把中山装穿上去,那还是家里大小子结婚的时候做的呢。” 张老蔫儿一听是照相这么隆重的仪式,就要跑回家换衣服。 结果又被刘青山给拽住:“别啊,咱们就本色照相,生活气息才浓呢。” 刘青山和大头一起,把张老蔫儿摁到车上,拍了一张照片。 拍完之后,发现车上还放着个破铁桶,探头往里一瞧,好家伙,里面竟然是半桶蛤蟆。 这种蛤蟆的肚皮上都是红色的斑点,俗称红肚囊蛤蟆,学名叫哈士蟆。 和山上的林蛙相比,个头小一些,营养成分也稍差,主要是体现在母蛙肚子里的蛤蟆油上。 哈士蟆也有蛤蟆油,只不过比较少。 在刘青山的记忆中,几十年后,他们这边别说林蛙了,连哈士蟆,都变得十分稀少。 归根结底,还是栖息环境的破坏,以及农药滥用造成的后果。 刘青山把手伸进桶里,捏出来一只,个头也不小。 再瞧瞧爪子,带着小疙瘩,于是又扔进桶里,这种是公的,肚子里没籽。 没籽就没有蛤蟆油,因为蛤蟆油虽然带着一个“油”字,却并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