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2章 给凉州人找一条活路 (第2/7页)
鸟之外,还有番禾、嘉麟、昌松三县。 而这三县的地盘,如今基本上已经田地荒芜,生民十不存一。 至于荒芜的最大原因,并不全是战乱,而是一个张昭从来没有想到的原因-没人会种地。 在这之前,张昭从来没想过,种地这种事情,竟然在古代是一门技术,是一门技术含量极高的手艺。 这可不是说你今天拿上一个锄头在地里面锄两下,就代表你会种地,就代表你会耕作实际上对于。 对于习惯了半游牧的嗢末民族来说,他们种地的手艺非常之差。 就比如张昭刚刚到达的这个小镇子,稍有一点点雪和旱,就可能导致他们今年在种地上的投入完全亏掉。 这让张昭想起了裴远走的时候,留给他的定凉八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抽调丁壮,组织民众恢复生产,兴修水利。 看来裴元还是看得很清楚的,凉州早就不是大唐时候的那个凉州了。 现在凉州地方,最富庶的,也不过就是凉州城州外的三十几万亩土地。 而显然在大唐的时候,凉州城不可能只有三十几万亩土地。 那么剩下的这些土地,就在历年战乱以及凉州汉人大量逃亡瓜州沙之后全部荒废了。 这些真正会种地的汉民一走,幸存的汉人沦为嗢末,自然也就没了钻研种地的愿望。 还种地干什么?等着要收货了就被抢吗?还不如练练枪棒去抢别人的粮食。 在这种风气的驱使下,种地很快变成了一种必然亏损和被人看不起的营生。 随之而来的,就是耕种技术很快失去了传递,水利设施完全消失,整个地区的生产力飞速倒退。 而唯一还会种点地的凉州汉人苦心经营的富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