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4章 义气冲霄汉 (第5/11页)
此坚城正好堵住漳水左岸宽且浅之处,本是国家重镇,奈何天子听信谗言,不修武备。 如今说不得契丹还有主力在邺都左近,我们走,往南去向大军靠拢。” 这漳水边的邺都,本来在后唐和石敬瑭时期,都是中原的富庶大都,更是后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北大门,因此才有邺都之称。 可是石重贵继位之后,由于得位也不是那么正,还娶了自己的婶婶为皇后,所以为了安抚手中兵权的姑父杜重威,而将杜重威由镇州成德军节度使,调到邺都担任留守。 杜重威是个什么德行? 这王八蛋在镇州任上刮地三尺,石敬瑭派制使训斥他搞得地方民不聊生多逃亡。 杜重威于是把训斥他的制使带到镇州大街上,指着稀稀拉拉的人群说道:“人言我驱尽百姓,何市人之多也?” 就这么个不要脸的东西,到了邺都那还得了? 短短不过一年时间,杜重威就把户口繁盛的邺都,整到商贾百姓举家逃亡的地步。 此后石重贵虽然迫于压力,又把杜重威赶到了恒州,但他也不愿意拿出钱和费精力来重新恢复邺都。 连邺都留守这个重要职位,除了拿来忽悠了一下杨光远以外,就再也没设立。 自此,本该是漳水要塞,东京门户的邺都,直接被石重贵和杜重威给干废了。 难怪这两名字中,都带了重字,感情都是重量级。 皇甫遇和慕容彦超一路往东南撤,萧实鲁则督军在后面猛追。 当然这撤退和追击不全是在跑路,而是一直处于中度的交战和撕扯中。 契丹兵马由于渡河耽误了时间,所以只能让小股渡过河的骑兵,不断追着晋军后队进行sao扰和拉扯。 同时晋军为了防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